《1.6眼和视觉》教案一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02 13:07:5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辨认凸透镜和凹透镜;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照相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明确“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透镜的种类、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学习方法】
观察实验法、启发教学法、分析讨论归纳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一套,凸透镜、凹透镜若干个。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一、透镜
    前面学过凸面镜能发散光线,凹面镜能会聚光线,那还有什么可以起到发散和会聚的作用呢?
    在常用的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里面都有透镜。
    分为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
【实验】用光学演示仪进行,把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
   1、凸透镜(有光,太阳光会聚,无光,手电筒)
   2、凹透镜(不会会聚,发散)
【结论】凸透镜和凹面镜一样起会聚的作用,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而凹透镜使太阳光发散,和凸面镜一样。
【课件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遇到平行光(凹面镜和凸面镜)
    介绍其他各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区分?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自制简单透镜,滴水在光滑纸上或玻璃上)
【思考】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课件演示说明

 

二、照相机和放大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课件说明
   2、放大镜:短焦距的凸透镜
PS:被观察的物体在焦距以内
    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三、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图略
PS:1、成像物体用点燃蜡烛的烛焰比较好,这样得到的像较清晰,学生也容易辨别它的正倒。
    2、实验时,先确定烛焰与透镜的距离(U),然后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焰心的清晰像时,才读出像的位置(V)。
    3、要多次改变物距,通过对成像情况的反复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像规律,必须避免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的不科学做法。
    4、像的位置确定后记下像的各个特点,如位置,大小,正倒,虚实等等。
    5、当烛焰移到凸透镜焦点以内形成放大虚像时,可让学生先用光屏去接,不会出现在屏上,说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判别像的虚实的主要方法之一。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讲述了哪几个问题?(看板书)
师:区别两透镜,认识它们对光的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作业设计]:
作业本
 [板书设计] :  第6节眼和视觉
一、透镜
1.类型: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2)、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3)、u=2f时,倒立、等大的实像     放大镜
(4)、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5)、u=f,不成像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