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doc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现象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结合秦的历史,进行对比,找出秦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大一统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得出西汉为何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强盛局面;通过典故、图片、知识树等教学资料,了解汉武帝统治的史实,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封建统治思想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汉由贫穷到强盛,使我们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政策的调整、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汉武大帝》片头视频)
师:视频中他是谁?为什么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为什么说他给一个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他做了哪些事情使得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依据老师提供的知识结构,自学本课的基础知识,同时,把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标记下来,以便在合作学习中讨论解答。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
(教师巡回检查,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1、 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和表现?
2、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与影响?
(这是两个题目就,基本囊裹了本课的知识,我们探究上有很好的知识结构,可以充分利用)
师:我看到同学们在课本上把知识要点都做了圈点勾划,很好。下面,就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桌间讨论交流。
(学生之间相互质疑释疑,解决自学中遇到的困惑。)………………………………【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