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doc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导学重难点
重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难点
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指导理解记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具准备 世界地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 布置学生字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简介会议召开前的状况。
2、《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强调: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