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doc
【课程标准】
1,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2,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材分析】
本节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1787年美国宪法》,二是该宪法的影响。其中心内容是1787年宪法的“分权与制衡”及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中,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但北美13个州依旧是独立主权国家,1781年成立的美国邦联也只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无力解决独立战争后面临的执政困境,建设一个怎样的美国成为《1787年宪法》的重要任务。作为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宪法把西欧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整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现实,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它不仅为美国二百多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国历史的认识侧重于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少数名人逸事的了解,对美国宪法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时事性质的感性认识,对“三权分立”的理解也停留在较浅的水平。
学生初步具备把美国宪法与孙中山民权主义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初步具备与现实相联系反思美国宪法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由于美国对世界影响深刻而广泛,中国媒体对美国政治,特别是美国选举有较多关注,学生对探究美国共和政治有较大的兴趣,但学生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对美国政治文明不够宽容,不能以平等的意识看待、探究美国的宪政文化,有时走向两个极端或是盲目的崇拜或是盲目的贬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现实,反思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美国政治制度特点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依托课标不拘泥教材,人教版及其它版本教材都是学习资源;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改变,二是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升华。
就学生学习方法来说,“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交流”是设计这节课时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历史资料对于历史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拓展功能:能使学生对给定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场景有更加鲜活和丰富的认识;能使学生对给定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识;能对于教材限于篇幅或限于教学目的没有深入阐释的问题,可以利用历史材料做进一步的阐释,达到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认识历史发展的深层问题的目的;能使学生可以在新情景中进行生发一定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生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基于对师生文本解读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最有效途径。合作交流应当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多边活动,关注自我教育,重视多种见解的辩论,且不以认知为最终目的。 “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后面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课件图片提出“对于建立怎样的国家与政府,这些主流移民(欧洲)最担心的是什么?” 等命题,引导学生以欧洲移民的身份“神入”历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反对中央集权,反对专制暴政是当时北美民意的主流。
简要讲述独立战争后到1787年的美国历史,以充分说明制定一部宪法,建立一个即统一强大,又能充分保障民主自由的美国乃时势所需。
讲授新课
(一)1787年宪法——“分权与制衡”
1.1787年宪法的制定(简介)
2.1787年宪法的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
(配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头像和其《论法的精神》之影印件)
①教师出示启蒙思想家关于“分权与制衡”思想的材料,首先要使学生对这些材料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
②简述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核心并联系现实说明这一政治理念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3.1787年宪法的原则:“分权与制衡”
⑴立法权归于国会
(配以美国国会山图片)
教师采用讲述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国会所拥有的立法权的基础上,围绕美国国会采取两院制这个问题思考、讨论。
①教师引导学生清楚,美国国会采取两院制是分权思想在议会内部的延伸。
②教师引导学生清楚,美国国会采取两院制与其采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紧密相联。
两院按照通过不同的选举原则产生议员,不但可以保障更广泛的代表性,以有利于代表不同地域、民族、职业、阶层的利益,更可以利于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平衡与整合。
③教师引导学生清楚,美国国会采取两院制有利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
教师:从立法效率、议行关系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国会两院相互牵制,使立法工作更为严谨,不成熟的意见在立法机关得到消解,进一步减少了议会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⑵行政权归于总统
(配以美国白宫)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美国总统具有哪些行政权。
教师要学生明确美国是总统制、联邦制与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但共和制是根基,总统制和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这样才使民主不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
⑶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配以美国联邦法院大楼图片)
⑷“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有效地避免了专制与暴政。加深这一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细节是民主的核心内容,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例如“水门事件”、弹劾克林顿等等。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