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同步导与学.doc
一、课时目标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立的 体
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②美苏两国在 和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③战后,美国成为
,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 。
(2)形成过程
①美国推行 政策
a.序幕: ;
b.开始标志: ;
c.运用: ;
d.工具: 。
②苏联采取了反击措施
a.1947年成立了 ;
b.1949年成立了 ;
c.1955年成立了 。
2.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总形势:两强相争使世界 。
具体表现(概括指出):
① ;② ;
③ ;④ 。
(2)影响:①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 ,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
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组成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二)预习检测
1.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解析:注意这次世博会举行的时间是1958年。这个时期欧洲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形成,美苏冷战已经开始,世界局势处于极度的紧张中。D项符合题意。
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解析:材料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