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举例——《启蒙运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张敏:《启蒙运动》的教学过程设计(依托人教版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举例——《启蒙运动》的教学过程设计(依托人教版教材)
作者:张敏 来源:历史课程网
师:(多媒体投影)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即开启智慧,摆
脱迷信和蒙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你知道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被誉为“法国自由三剑客”的是哪一世纪的三位伟人吗?
生:18世纪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投影出示三位人物的肖像图)
师:他们三位为什么被称为“自由三剑客”呢?他们为人类的自由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呢?我们先来看看教材中的三部文学作品。
(多媒体投影出示《鲁滨逊漂流记》、《天真汉》、《波斯人信札》三部作品的封面。)
师:请阅读教材126页下面的图画和文字介绍、127、128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并讨论该三部作品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政治追求?三者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钟)
生1: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作者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克服重重困难来逃避教会和国王的统治,在一个荒岛上拼搏奋斗的历程。表达了作者反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制的政治要求。
师:除此之外,作者塑造的鲁滨逊这个形象其实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小资产阶级英雄的化身,他坚信自己的力量,具有实干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生2:《天真汉》一书中,伏尔泰通过描述一对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因遭受教会的迫害而女主人公死去的悲惨情节,来强烈抨击天主教会,伏尔泰怒骂天主教教士是“恶棍”,教皇是“两足禽兽”。表达了作者强烈反对天主教统治的政治主张。
生3:在《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鸠借助波斯贵族对法国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作者反君主专制和教会统治的政治倾向。由此可见,三部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反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观点。
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有道理!你们再看教材125页的“导语”和“图画”,这又反映了18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钟)
生:反映了18世纪的法国民众普遍地对社会现实和宗教学说的质疑,他们不再盲从,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师:说得不错!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他们的思想被称作“启蒙思想”。其实,这一运动早就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同学们请看126页的“历史纵横”。(2分钟)
由此可见,启蒙运动早在17世纪的英国兴起,代表人物主要是霍布斯与洛克。但是,众所周知,启蒙运动的高潮是在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呢?同学们请阅读教材125—126页的正文和图画,思考并讨论后,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5分钟)
生1:
①英国在确立君主立宪制、否定君主专制后,对法国的启示和榜样作用;
②自然科学的成就,向国王和教会权威的挑战;请看125页的图画,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③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他们需要为自身发展服务的思想体系。
生2补充:
④18世纪上半叶,法国君主的极权统治和天主教会的淫威,(126页的凡尔赛宫镜厅图就反映了他们的穷奢极欲)引起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极端不满,刺激了启蒙思想的成熟;
⑤从126页的“历史纵横”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英国的启蒙思想也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大发展。
师:说得很好!关于启蒙运动发展于法国的原因,恐怕还不止于此。这还有待于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思考和探索。
那么,这一启蒙运动又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呢?较之于文艺复兴又有何明显进步呢?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重在否定神学世界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文艺复兴重在否定人们原来的信仰和世界观。而启蒙运动重在建立一种新的信仰和国家制度。当然,这种信仰和国家制度的选择是建立在人们自己的思考之上的,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智力而不是外在的力量去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的产物,也就是人们理性思考的产物。由此可见,启蒙运动把西方人文精神推进到了理性时代。那么,“三剑客”是怎样使“人文精神”放射出 “理性之光”的呢?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伏尔泰,他被尊称为“剑客之首”!为什么呢?
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70余万人。灵车上这样写着:“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师: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有关伏尔泰的故事吗?
生:老师!我所知道的伏尔泰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为法律正义而战的“大律师”呢!
师:那好!请你给我们讲一个有关伏尔泰为伸张正义、维护法律的历史故事吧!
生:昨天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看到了一则闻名欧洲的卡拉冤狱事件。事件是这样的:
18世纪的法国,是一个非常黑暗的国度,天主教会的权力极大,天主教僧侣被列为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教会经常残酷压榨和迫害人民。1762年,法国的一所地方法院制造了一宗残忍的死刑冤案,死囚名叫卡拉。卡拉有个儿子是新教徒,因天主教会强迫他改信天主教而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想改信天主教,被信仰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于是把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处死的这一天,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了这一残无人道的冤案后,这位67岁的老人愤怒异常、拍案而起!他四处奔波,亲自调查事件的真相。并把调查报告寄给了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痛斥法国的这一地方法院,连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也过问了此案。3年后,冤案最终得以平反,卡拉的家属也得到了国家3万锂的赔偿,那些施行酷刑、制造冤案的警官、法官们,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消息传来,70岁的伏尔泰老人为此流出了热泪,一半是为平民的悲惨!一半是为司法的黑暗!
(该生也流泪了!全班同学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该同学的讲述妙极了!让我们受到了一次人生的教育!同学们,我们从伏尔泰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震动和鼓舞呢!?
生:我看到了伏尔泰老人身上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嫉恶如仇,为民请命!我们应该学习伏尔泰老人的这一优良品质!
师:作为世界伟人的伏尔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他领导了全世界的人们去追求“平等”和“自由”!请阅读教材127页的资料,思考、讨论伏尔泰在推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上,提出了哪些革命性的思想主张!(3分钟)
生:伏尔泰提出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师: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请继续阅读128页的内容,看看他们都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有什么异同?与文艺复兴比较,又有哪些重大进步?(5分钟)
生1:孟德斯鸠提出:①主张君主立宪制;②“三权分立”学说;③法律是理性的体现、理性至上的观点
生2:卢梭提出:①“社会契约”和②“人民主权”的思想。
生3:他们思想的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
不同点:他们对未来的社会和政治各自设计了一套不同的治国方案,如: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
师:好!我感觉他们思想的革命性就表现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思和设想”。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
(边投影边讨论)
人物 |
观点 |
异同点 |
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
伏尔泰 |
①反天主教 A 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反君主专制 B 提倡“天赋人权” C 追求自由、平等 |
同:都反对天主教; 反对君主专制。 异: 对未来设计方案不同。 “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 “社会契约” |
有“文艺复兴”时的神学否定发展到了“启蒙运动”时的“理性构建”。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社会和国家做出了理性的规划与设计。 |
孟德斯鸠 |
A主张君主立宪制 反君主专制 B“三权分立”学说 C“理性至上” |
||
卢 梭 |
A“社会契约” 反君主专制 B“人民主权” |
师: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大发展之后,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德意志也诞生了一位名叫康德伟大思想家。同学们阅读教材P129,看他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又有何重大成就?
生: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自由和平等。”
师:理解比较准确,同学们我们看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板书)
霍布斯 伏尔泰 德意志:康德
兴起:英国 =>发展:法国 孟德斯鸠 =>扩展:欧洲
洛克 卢梭
师:那么,做为后人,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又是怎样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呢?我们应当学习启蒙思想家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呢?请阅读教材127页的“学思之窗”、130页的“材料二”,这两段关于恩格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和130页最后一段正文。(5分钟)
生1:教材127页的“学思之窗”,说明了启蒙思想家大胆否定权威、否定特权,他们勇敢的追求理性和正义、追求平等和自由。可以看出,恩格斯给了启蒙思想家们以崇高的评价。
师:因此我们也应当向启蒙思想家一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追求真善美,抛弃假恶丑!
生2:教材130页的“材料二”,从恩格斯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所追求的理性、正义、平等和自由都是资产阶级的理性、正义、平等和自由,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师:说得很好!因此,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应当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虽然如此,但是,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因此说:“启蒙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当:向启蒙思想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