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新人教必修2经济史历史材料与解读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体系的形成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生产资本主义世界1/3的小麦,1/2的棉花,70%的玉米;开采62%的煤和石油,冶炼61%的钢;生产48%的电力和84%汽车;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85%的冰箱和洗衣机。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英法等国家虽是战胜国,但受到严重削弱,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的破坏使他们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这正如丘吉尔所形容的那样,战争带给他们的是“胜利与悲剧”。英国的国民财富减少了1/4,对外贸易削减了2/3,外债由1939年的4.76亿英镑增至1945年的33.55亿英镑。法国的铁路运输大部分遭到破坏,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战争结束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黑市猖獗、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解读】《战后美国史》是由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一部。《美国通史》是国内学术界公认比较成功的美国通史著作,有助于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美国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美国社会现实。
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也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1.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过去英国是“世界工厂”,现在美国取代英国也是从建立工业优势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罗斯福总统发表了“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的“炉边谈话”。1938~1943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率为12.7%,工业产值翻了一番。193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2%,1945年增长到60%,这种优势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英国。2.在货币金融方面,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形成。英镑曾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直至二战前,40%左右的国际贸易仍是用英镑结算的,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战争开始后,英国由于大批订购武器装备,黄金外汇大量外流。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却迅速增加,1938年为145.1亿美元,1945年增加到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是占到74.5%。3.在贸易投资方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在国外的投资,1939年为114亿美元,1945年增至168亿美元,1949年又增至307亿美元。通过对外投资,美国资本掌握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与此同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4.2%上升到1947年的32.5%,同期英国由11.2%下降至9.3%。………………………………【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