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13 20:08:36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成熟;

教学难点:对农作物种植发展原因的科学依据的不理解;

教学处理基本思路: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采用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只在导入新课、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适当采用讲述法外,其余可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

为使教学过程更有形象性,更好地演示经济发展的过程,结合书本或上网查找相应的图片,以图示法演示,以便学生得到直观的印象。还可让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回家查找能说明中国农业发展的生产工具,了解其用途。

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全课突出一条主线——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对教材的次序作了一些调整,把“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放在“土地制度的演变”的前面。

三、本课课时分配: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分出我国十二生肖中与古代农民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六畜)为例,说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以此引入新课。

(板书):1.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二)新课设计: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讨论探究:我国的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让学生阅读教材,勾勒出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