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高二历史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3 15:27:42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世界历史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阶段特征;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①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垄断主义为只要思想。

              ②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③民族主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2.主要事件: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③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①列强侵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资本输出)

对内 调整统治政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②清政府统治      镇压人民反抗(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

四条主线:              对外:出卖民族权益(不平等条约)

③人民抗争:反割台→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

   (特点:主流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救亡途径:发展资本主义)

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阶段特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我国的侵略,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以及中国各阶层对时局变化的反应。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上升。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在抗争和探索史上,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使历史的重担又落在资产阶级革命派身上。

(一)列强侵华

1、背景: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

2、☆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对世界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西方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和海关,逐步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从西北、西南、东南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继而发动中法战争,攫取大批侵略权益。

4、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增强;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

背景:统治集团急需从扩张中找出路,为此制订了“大陆政策”。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扩张。

(美德法要借机扩大侵略权益,英利用日牵制俄国,俄国因准备不足采取不干涉政策)

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借机扩大事端,发动战争。

清政府基本方针:避战求和、消极抵抗

爆发:1894年 丰岛海战

              时间:1894年7月到9月

第一阶段战事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李先定守局、再图进取,贻误了战机)、

过程:             黄海战役(致远--邓、经--林牺牲。李 保船,日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时间:1894年10—1895年4月

第二阶段战事  辽东战役:日军一路攻辽东,占九连城。(仅聂士成部抵抗)

另一路在花园口登陆,占大连、旅顺,制造旅顺惨案。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如违令出,虽胜亦罪)

签字时间、代表:1895年,中方李鸿章,日方伊藤博文。

内容:割辽台澎;赔军费;沙重苏杭为商埠,日轮可入;允设工厂,产品免内地税

领土割让、刺激瓜分野心;巨额赔款、加重人了负担;

大借外债列强控制经济命脉;新口岸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危害:外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