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二人教版历史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5 19:31:23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

难点: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重点指出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仅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国际地位,也暴露出清政府腐朽无能,从而刺激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建议教师利用史实和影视资料,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文字内容。问题一、通过史实,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救亡图存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三、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多媒体授课、读图法、材料解析法、提问法、讲述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安排:显示图片《时局图》,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

提问:1、请学生解释《时局图》;

      2、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民族矛盾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列强接踵而来,不断加深侵略中国,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不断严重 。当时的中国可谓是“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甲午战争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改革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戊戌变法的背景,即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讲授新课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教学活动安排:学思之窗,安排学生思考《马关条约》中哪一条内容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与此同时,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                  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讲解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概念: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是指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2、具体表现及影响

(1)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方式

影响

开设银行,争做债主

 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路权

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

争夺开采矿山

掠夺矿藏,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开办工厂

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活动安排:教材P125《清政府向俄、法、英、德贷款》的表格,请学生记住清政府主要贷款的国家。

(2)政治上: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方式:A、强租港口;B、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教学活动安排:出示幻灯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请学生联系教材125《列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简表》,牢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主要势力范围简表。

问题探究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银行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暂时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列强建立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问题探究二:帝国主义列强争相贷款给清政府的原因?

1、贷款增强了贷款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地位;2、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中国;3、通过贷款,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4、通过贷款,获取巨额利润。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要偿还贷款

        (3)各地自然灾害,引发财政危机

2、措施:(1)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税额;

        (2)降低官员薪俸;

        (3)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4)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以及扩大纳官等。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