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
第八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23课时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掌握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并结合史实说明美国联邦制和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及其意义。
(1)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现实困境:原有的邦联政府阻碍社会发展:各地经济交往受阻,社会动荡不安,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主观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华盛顿等人都希望能建立起真正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2)1787年宪法的颁布:
美国完成独立后成立的邦联政府无力保障国家安全,导致国内矛盾的激化。1787年各州代表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统一而强大的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这部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根据宪法,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部宪法的局限在于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同时还剥夺了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
(3)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789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随后,第一届国会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形成。
据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政府各部门的权力互相平衡和制约,起到了防止专制出现的作用。
【典型例析】
例1.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使美国从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宪法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也没有采取责任内阁制,排除含②、③的选项。答案:A
例2.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例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小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归纳即可,但第2小题要注意转换思考的角度,即考查学生对北美独立战争背景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的结果;第3小题可以从英国市场的需要加速美国棉花的发展,而棉花的发展又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角度理解并予以归纳概括。
答案: (1)英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