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
第八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22课时 英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知道1688年“光荣革命”,掌握《权利法案》颁布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情况,了解1832年议会改革,结合史实说
(1)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从共和到复辟再到君主立宪的曲折发展历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起来。
(3)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是英国的传统,18世纪初期,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员在权利斗争中形成两派,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总之,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是: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内阁;责任制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5)英
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具有立法权,议会和内阁成为权力的核心,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总之,英
【典型例析】
例1.在英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作为。只有A项符合嗣位法的目的所在。答案:A
例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制约,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此确立。答案:C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