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城市(一)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31 11:13:01

第一部分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
    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
  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
  地区
1.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
  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
  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
  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