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公路运输
四、铁路运输
五、海洋运输
六、管道运输
七、航空运输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
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 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 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 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1)教材练习P33No2。 (2)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地理位置
2、 北京的地形特征
3、 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 全国的经济中心
5、 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 填空题
1、 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 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 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10个)。
3、 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二节“华北门户”——天津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天津市的自然环境。
2、了解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国际贸易大港。
3、了解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能力目标:
1. 运用地图,了解海河水系特征及海河水患治理措施。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公路运输
四、铁路运输
五、海洋运输
六、管道运输
七、航空运输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
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 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 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 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1)教材练习P33No2。 (2)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地理位置
2、 北京的地形特征
3、 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 全国的经济中心
5、 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 填空题
1、 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 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 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10个)。
3、 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二节“华北门户”——天津市
●课型:
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天津市的自然环境。
2、了解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国际贸易大港。
3、了解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能力目标:
1. 运用地图,了解海河水系特征及海河水患治理措施。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