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高原”——贵州省》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7 09:54:21

《“壮美高原”——贵州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贵州气候特征

2、了解贵州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贵州的交通发展状况和特色产品

4、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

5、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贵州崎岖的地形及其影响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准备:地图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时安排:1/3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   第三节  “壮美高原”——贵州省

一、气候特征

【自读】99页

【提问】①贵州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多)

②为什么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所阻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叫昆明准静止锋,贵阳位于该锋下冷空气的一侧,经常有连续性的降水)

③高原地形对贵州的气候有无影响?(有,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板书】二、地形及其影响

【自读】99页

【提问】贵州地形崎岖带来什么影响?(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练习】100页活动

【小结】山区贫困的原因:山区耕地眇,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使得人均耕地少,生活贫困;加上过度开垦荒地,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造成贫困。

摆脱山区贫困的措施:植树种草,异地迁移,发展农副生产,开发旅游资源等。

【板书】三、经济的发展变化

【读图】24页图1—30,结合课本99页

【提问】①贵州通过哪些主要铁路与外界沟通?(湘黔、贵昆、川黔、黔桂)

②贵州远销海内外的特色产品有哪些?

③贵州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之一——“西电东送”中的作用有哪些?(贵州的水电和火电资源开发送至广东沿海)

【板书】四、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

【读图】99页图5—6、5—7

【讲述】旅游资源有溶洞、峰林、黄果树瀑布、布依、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

[课时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壮美高原”——贵州省

一、气候特征

二、地形及其影响

三、经济的发展变化四、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