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州”——河南省》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中原之州”——河南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河南省内的“地上河”及治理措施
2、了解河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了解河南工业和交通上的突出优势
能力目标:
了解河南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比重小、土地盐碱化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如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今天我们就走进河南,感受古都的文化特色。
教学重点:工业和交通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准备:地图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时安排:1/3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如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今天我们就走进河南,感受古都的文化特色。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第六节“中原之州”——河南省
一、位置
【读图】地图册31页
【提问】①河南省与我国哪些省相邻?(山东、安徽、陕西、湖北、山西、河北)
②地形以什么为主?(西部为高峻起伏的山地,东部为低平广阔的平原)
【讲述】河南省人口已逼近1亿,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简称“豫”,省会城市是郑州。
【板书】二、“地上河”
【提问】①上个学期我们在学“中国河流”时说到有关“地上河” 的成因、危害等内容,大家回忆一下,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多泥沙)
②为什么黄河中游泥沙特别多呢?(黄土高原地形支离破碎,土质疏松;中游地区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中游地区植被差)
【练习】92页活动
【板书】三、众多的历史古都:三大古都
【讲述】河南地处中原,号称“天下之中”,省内古都之我,可推全国之一,其中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名闻遐迩。
【板书】四、工业和交通
【讲述】河南省主要矿产资源有平顶山煤矿、中原油田、南阳油田等;主要水电站有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
【提问】经过河南省的铁路干线有哪些?(京广、陇海、太焦、焦枝等)有哪些重要的铁路枢纽?(郑州)
【讲述】河南铁路众多,交通发达,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交会处,是国内最重要、最繁忙的铁路枢纽之一。
【板书】五、人口和土地资源问题
【读图】93页图4—15
【提问】河南省的人口有何特征?(人口总数多,人口密度大,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读图】地图册3页
【提问】比较河南省与其他省区的面积,从河南省的面积和人口现状来看,该省将面临什么严重问题?(人多地少,耕地不足,就业压力大,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等)
【阅读】93页“盐碱地的治理”
【讲述】土地盐碱化的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灌溉。
河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之一,春天洛阳牡丹花会,开封铁塔、包公祠等景点闻名中外。
[课时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六节“中原之州”——河南省
一、位置
二、“地上河”
三、众多的历史古都:三大古都
四、工业和交通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