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1-13 11:28:13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课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是由两个不连续面划分出的三层构造。对于各圈层的具体厚度和细致分层不作要求,需要突出的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而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它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这些就作为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速的变化作一般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及其特征、地震波在地球内部速度变化过程等不作要求。

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组要成分是氮和氧,其底部的大气状态对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起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它以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形式渗透到其它圈层,并进行着循环运动。生物圈也存在于其它圈层中,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各圈层在此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示意图,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并掌握抓住主要特征图示结构组成的学习和表述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我国深空、深海、深陆探测计划和地球圈层结构图绘制,体验地球结构的优美,激发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地震、地壳、外部圈层等感性知识,具备一定读图、绘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但由于本节内容的宏观性,学生接触不多、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教师宜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比喻方式,提供相关图文资料,设置必要的问题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启发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图表形式把复杂关系条理化。
三、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教学重点。它们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对认识以后各章涉及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具有统摄作用。………………………………【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