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0 11:05:39

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老师简单介绍。

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

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明确认识)

3.小结: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水是构成地球的液体。还有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

2.提问: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

了解地形可分为平原、山脉、河流等

3.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它们做出来呢?

4.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

5.分组讨论设计图。(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地呈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

6.讲述布置要求:

想好了再做,学生取材料,允许各组去参观。

7.开始制作。

8.学生制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画模型

1.谈话:刚才我一直在各组参观,你们设想的这些地方真的很漂亮,(举例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这些地方描在我的这张明胶片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

2.讲解:这个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的更准确些。

3.学生描图,上色。(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如俯视图和平时看到物体的角度不同)

4.谈话:现在,我们把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师生讨论)

5.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地方,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我们把书翻开,你们看这里的方格图就比我们的明胶片小了很多,你能把我们的地图正确地画到这儿吗?该怎么画?………………………………【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