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艺术 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教学反思
对学生在表演活动中不同层次的表演给予全面关注,进行鼓励,特别关注那些表演比较扭捏、不够大胆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能够对表演艺术产生兴趣。
第四单元 树的礼赞
单元介绍:遒劲的松柏、飘逸的垂柳、华美的银杏、挺拔的白杨……那一棵棵姿态迥异、旁逸斜出的参天大树,散发着生机与活力,那一片片苍翠碧绿的树林,防沙、固堤,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无论你是近看还是远视不同的树,无论你是轻轻抚摸质感不同的树干,还是细细品味形状不一的树叶,都不能不让我们遐想联翩,情趣荡漾。有多少树,成为艺术作品中讴歌、赞美、表现的对象;有多少树,人们赋予它人的精神和品格。松树挺风傲雪,坚忍不屈;白杨树朴实无华,挺直向上;榕树独木成林,扎根于沃土撑起的却是一片蓝天……从树的精神中,无不给我们以人生有益的启迪。树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树,树需要人们去栽培和关爱。“植树造林,造福人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爱护树木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本单元以“树”的形态美感和精神特征为人文主题,设计了《好大一棵树》《绿叶对根的情谊》两个课题,通过有关树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近树木,爱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感受有关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色彩、精神美感,能用歌唱、舞蹈、美术等艺术方法表现大自然中的树和自己心中的树,抒发自己对树的热爱和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愿望。
课题: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观,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感受歌曲旋律音高的起伏、节奏的疏密特点,体验歌曲深远、思念、赞颂的情绪和以树寄托人们对亲人、家乡的眷恋深情。
3、能主动收集有关赞赏树的文学、歌曲、美术、摄影、戏剧等作品,探究用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有关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记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颗树》歌曲录音磁带和光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触摸身边的树
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肌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
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
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型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的一颗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给作品起个名字。
活动二:歌唱心中的树
1、赞美不同的树。
2、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优美以及歌词所代表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欣赏舞蹈《好大一棵树》,感受舞蹈的结构,表演的形式,舞蹈队形变化,运用演员的服装造型表现树的形象等美感要素。
4、创编舞蹈:好大一棵树。
活动三:描绘我喜欢的树
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油画,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
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升华情感。
教学反思:本课能体验歌曲《好大一棵树》深沉、崇敬的情感,能体会舞蹈《好大一棵树》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意及演员运用服装表现大树的造型美等。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题二 绿叶对根的情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绿叶对根的情意》旋律倾诉性的特点,体验歌曲深深的依恋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叶与根的相依相恋情怀,并由此升华到母子情、师生情、赤子之情。
2、能用文学、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并表现绿叶与根的情感和母子、师生情等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懂得以物代情,托物的艺术表现手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有关两峡情、母子情、师生情、海外游子思乡的VCD光盘或电视片等。
2、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录音带、伴奏带,《故乡的云》《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录音带或CD。
3、各种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1、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2、欣赏和跟唱全曲。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绿叶与根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意。
4、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或学生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表现歌曲的角色形象和情感。
5、学生随歌曲伴奏一起演唱歌曲。
活动二:绿叶与根的对话
1、创设情景,讨论要表演情节,准备戏剧表演所需的有关材料。
情景一:绿叶是孩子,树根是妈妈,妈妈用自己身心的爱抚育孩子成长,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妈妈,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话呢?
情景二:叶飘落,离开了根,他们天各一方,彼此思念,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进行戏剧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除了想象表演绿叶与根的对话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创设情景。
活动三:树的依恋
1、学生朗读表演歌谣。
2、绿叶与根,大树与小树,你想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母子情、赤子情、大海与小鱼.......
4、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四:美术制作
1、欣赏以树木材料为表现手段的手工作品,看一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料的天然形状与肌理的。
2、请学生根据自己对“绿叶与根的情意”的理解,拓展想象,创作一副装饰画送给对你厂长有过帮助的人。例如以树叶粘贴的方式来进行制作练习。
教学反思:对善于通过身体动作、语气、表情将树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的学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第五单元 翩翩起舞
单元介绍:舞蹈是“活的雕塑”,是“动的绘画”。舞蹈是生动的形体语言,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是心灵的咏叹,是人体律动的诗篇,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舞蹈来源于生活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丰收时,人们翩翩起舞表达收获的喜悦;节日时,人们欢腾起舞释放内心的激情;胜利时,人们尽情舞蹈分享成功的欢乐。舞蹈运用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技巧动作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舞蹈为我们展示了大千世界,赏心悦目的舞蹈,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同时也能塑造人们活泼、开朗、高雅的气质。让我们的学生走进舞蹈,了解舞蹈,喜爱舞蹈,学习舞蹈,这是学生艺术生活不容忽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