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9-17 09:37:02

教学目标:体验和感受诗歌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 欣赏美术作品《红烛颂》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并能自己为诗歌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诗歌作品欣赏,创作与之相配的图画。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题材。
教学准备: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等 、《七子之歌》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
教师:同学们,从它的歌词中你能体会闻一多先生所要表达的感情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更具体的去体会这种心境。(《太阳吟》)
学生欣赏。
教师:今天我们的主题就和诗歌有关,不是诗歌,而是为诗歌创作合适的配画。
揭示课题:诗歌创作
三 、讲授新课 
1、朗诵体会《太阳吟》 
(1)朗诵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太阳吟》,对诗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在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班级里展示。在这首诗歌里,闻一多先生借助太阳这个具体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游子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之情,作品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闻一多诗歌中的“三美”,引导学生运用《太阳吟》中具体形象“小草”、“露水”、“金鸟”、“宫柳”、“九曲回肠”、“六龙骖驾”、“冷泪盈眶”、“游子”等,这些意象的、具有绘画美感的描述,进行绘画创作,将诗意形象化。 
(3)根据诗歌《太阳吟》的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是平面的绘画,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立体的塑造,还可以采用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创作。创作主题可以围绕着太阳进行,小组合作或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的作品。表现时,为了深化和拓展主题,建议采取的方式是:根据诗歌《太阳吟》内容,将具体形象的想像拓展为向日葵与太阳的一种关系,这样在表现时更生动。将作品拍成照片,存人艺术档案夹。 
2、感受油画《红烛颂》 
  欣赏美术作品《红烛颂》,讲述和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故事,对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恰当的话描述出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闻一多饱尝了弱国子民所受的歧视与屈辱,愈发激发了他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和悠久文化的热爱,他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要骑着太阳“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吟》),“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于是“诗兴总比画兴浓”,由此诞生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颂》。 
  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表演诗词《游子吟》的内容,重新体会深刻的含义。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体会闻一多诗歌作品中的“绘画美”,请说说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受。 
3、采取自评、互评等方式,对自己和同学们的表演活动进行评价。
4、谈一谈学过的诗歌有哪些,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样的画面表现?
师生展开讨论。
四、布置作业
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歌对其进行配画。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小结、下课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