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的美感》教学案例分析 四年级上册
甘圩镇中心小学 黎丹荣 课型:手工课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z纸箱纸的认识和观察,让学生感受纸箱肌理的特点。以剪,刻,贴等方法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再则就是感受立体表现的独特美,体验废物利用的意义与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难点:纸材特点与创作构思的巧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 观察体验
引导学生观察纸箱纸的内部,感觉不同层面的不同特点。 纸箱纸我们平时都很常见,但是很少有人撕开里面看。
小结:纸箱纸中间一层是波浪式的,立体感很强。 (二) 新授
1.欣赏老师作品
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的相框,你认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结:看起来简单,但是也需要技巧。
2.亲自动手实践 把准备好的纸箱纸剪成一个三十二开大小的长方形,其次,在长方形里画一个长方形,左右留边3厘米,上下留边2厘米,再画一个长方形四边各空1.5厘米。画好两个长方形后,借助小刀和尺子沿着第二个长方形的边划下,到纸箱纸的知二层。再接着轻划第一个长方形,只需要划到纸箱纸的第一层,划好后,把最里面一个长方形的一二层全部取出。把中间长方形的第一层取出,第一个长方形保持原样。
就这样,相框的基本形状已经做好,再取边角料翦几片叶子,做一朵花放在相框的旁边作装饰。 制作完成。
(三) 作业展评
引导学生用手工是否精细方面做评论。
(四) 思维拓展 除了做相框外,你还可以用这种纸做什么样的东西?要求:有层次感,能巧妙利用它本身的纹路。
(五)课外探究
纸箱纸是生活中的废物利用,除了它,你还能想到别的东西吗?
“国培”课程后的反思: 本以为这节课是农村小学里,让得最成功的手工课,因为这是他们人手都能有的材料,这是非常难得的。
但是现在想想,这节课如果把下面的问题调整好,可能会更好。美术课可以说是轻松自由的课堂,但是,感觉本节课的设计有点死板,因为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思维能力也比低年级的要强了,现在觉得,好像在教学生做相框这一过程,应该可以大大缩短时间,给更多的时间学生自由思考,表达他们心里的想法可能会更好。 另外,这节课应该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后,课后应该安排一个分组行动来完成各小组的作品,更有利于学生的团结意识,也增多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相会,增强他们的友谊。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