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案例——百变娃
教材分析:
百变娃是一种通过手段捏成型的可变化的造型玩具。让学生通过寻找发现身边的具有弹性的物品气球进行填充后制出的“娃娃”,从而满足儿童善于发现、思考的好奇心理,经装饰后变成非常可爱、有趣的形象,成为自己的玩具。
由于选用的是具有弹性的物质,将填充物灌入后,就会鼓起来,然后用绳子封口,经过手捏后会有千变万化而有趣的奇特造型出现,可以说是造型活动中的“超级变变变”!而通过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材料来装饰百变娃,使之成为具有个性而非常可爱的玩具,使学生感受造型表现的乐趣,并尽情发挥自己的造型潜能,将创新观念化为具体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此课的材料容易收集,形式对于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变!教学中老师需要强调并演示“变”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制作和玩时注意安全,对剩下的材料,应归放整齐。
教学目标:
1、 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变娃。
2、 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
3、 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锻炼集体团结协调合作关系。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创造性制作
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动物公园模型、装沙塑料瓶、卡纸、剪刀、固体胶水、彩色笔、双面胶、报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5分钟,我给学生安排了竞争式奖励制度:个人问答奖励,可以调动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大胆回答的积极性;小组问答奖励,协调小组合作,互相尊重相互协调的性质,课堂前给每小组选出小组长,有利于小组形式活动的进行。而在最难控制的环节掌声控制方案也非常有效。一节好的课,课堂纪律的控制,学生积极性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生对于教师的奖励都非常注重,这是一种荣誉感的培育,课堂效果证明,该实施方法非常有效。
本节课上课流程为:欣赏与研究——制作方法指导——研究与交流——创作表现——欣赏与评价交流
一、 欣赏与研究
1、 看狮子王动画片
师问:请大家看看这里有谁是你认识的呢?
生答:所看到的动物
2、 森林动画
师问:这里有什么动物?说说形状
生答:所看到的动物
运用了动画引入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光,在
记忆描述中达到造型花纹的认知,而学生对于动画的魅力无法避免,他们在看完后,非常详细的描述了所看到的动物,这已经预期的达到我所要的效果。使学生对动物外型的产生记忆认识和对动物的简单造型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记忆。而接着的环节顺利衔接到课题,并带入所研究问题。
3、 进入课题,看百变娃
师问:画面上的是什么?
生答:手工制作的动物
师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百变娃。
师问:动物变成什么了?它要运用到什么材料呢?
生答:基本的材料和制作
4、 参观模型:森林王国
师问:请同学们来看一下我们的森林王国,仔细观察看看里面有什么?
生答:树木花草和百变娃
师问:森林里少了什么?
生答:动物太少了
师问:这次的任务就是:我们一起来做百变娃,让森林热闹起来。
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躺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参观考察。无论是演示还是参观,都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结合讲解、谈话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对象上,把感知和理解结合起来。以此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生活、创作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感知,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 研究与交流
1、 百变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自主想像并设计制作
步骤。
2、 这样做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怎么办?
师问:请各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研究一下,简单的做一下制作的步骤笔记,然后告诉我们。
学生开始讨论
生答:回答大概的制作步骤,和出现的问题。
加强学习的独立性,培养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体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现学生的探索能力、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讨论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
三、 制作方法指导
1、 根据上一环节,粘贴出以下制作步骤:
1)摆放工具
2)取粉入球
3)封球去气
4)制作外型
5)添加装饰
(该步骤简单地引导出制作的过程,是让学生在制作时给以正确的指导)
2、 课件演示详细制作步骤:
1)把报纸铺在桌面上,所有工具放在桌面
2)拿罐子到工具制作箱排队取你要的沙或面粉
3)吹气球,尽量不要太大,防止爆炸。
4)把气球口扎在塑料瓶口倒粉沙
5)留出打结的空间,在气球口打结
6)用针或牙签小心给气球扎小洞,释放里面的气体
7)用捏、挤、压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8)用彩纸、画笔等材料进行添加装饰
把百变娃放到森林公园的小组相应位置小组一起摆放百
变娃,编个故事描述
3、 问题解难:
1)装粉的时候难以倒尽瓶里和气球里,要运用震动的方法解决。
2)气球不宜吹的太大,或没有气球,那样会造成爆炸和无法进粉。
3)粉末容易弄脏衣服,用拍打的方法解决
4)套气球、拉开气球、打结的时候一定要捏紧气球的颈部这样才能不让气体进入气球,粉末往外飞。
5)气球还有气难以制作形状,针穿放气重要,注意不可穿的洞太大,会造成爆裂。
6)运用制作成型的动作可多元化,捏、搓、拉、挤、压等方法的运用。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进行当堂示范。首先我给予指导看制作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首先明白真正的制作过程,可是这么简单的一遍,学生是很难掌握的。于是安排了粘贴顺序的作业,这在刚才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制作的方法了。在粘贴的效果看来,学生是已经掌握了制作过程了。在探讨问题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环节上,简单的制作过程是无法了解制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的,于是,我列举了一些在制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解决,公平的抽签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他们在小组荣誉的协调下,很协调的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在回答过程中,小组所抽到的难题他们都用想法去解决了,没办法回答的,旁边的小组给予答复。这样,学生就真正集体参与了问题疑难的解答。学生回答的积极性非常好。
四、 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
用气球捏出一个人物或动物形象。并用彩纸,画笔等材料进行添加装饰。根据百变娃编故事演说
在创作前,我安排了学生示范,空洞的想,还是无法真正涉及到问题的重点,在选上来的积极性的学生中,一起协力制作,并且得到其他同学的正确的指导,相当于集体的简单一起制作了一次,中间也遇到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样,学生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了。然后是学生进行创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利用以上的方法进行解决,避免了制作中遇到问题凌乱的场面出现。按规定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了制作。
五、 游戏与评价交流活动
把制作的百变娃放到森林模型里面去,使森林更加热闹,小组的放在一起,有目的的摆放组成场景。然后学生进行故事演说。
1) 讲故事
2) 评价
你对自己尝试研究制作的百变娃的评价:一般 意 非常棒
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一般 满意 非常棒
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你认为你小组制作的最好的作品是哪件?好在哪里?
最后的评价是最不可少的,是肯定和完善学生作业的重
要步骤。漂亮的森林模型,加上了同学们的作品,显的栩栩如生,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和欣赏别人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启发更好的思维。
六:小结
1、 大家都能自己实验制作出各种百变娃
2、 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使动物们活的更健康
3、 收拾工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变娃。2、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3、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锻炼集体团结协调合作关系。这些都在教学过程中顺利的完成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整节课按计划有序的进行着,这需要一定的课堂管理技巧,分组合作、比赛奖励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教学的重难点:发挥想象,创造性制作。这也可以在作品欣赏中显现出来,没有雷同的作品,也没有枯燥的操作。学生的思维发挥与动手操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操作过程中有气球爆破的情况,学生都能灵活的对付,处理好凌乱重新制作,互相协作,不因为错误个逃避制作。这是本节课最大的意外收益。
课例点评:
本节课是以中年级多用启发性谈话法或引导发现法、尝
试教学法、探究研讨法来上,注重学生对制作的对象制作方法的探索研究与实验制作,教师只是给予正确的指引,起的是辅助作用。整个环节以看—思—做—表演为路线,让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思考与实验中等到经验,掌握学习要素。为突破百变娃造型的变化,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手捏等变化来显现,使学生大胆使用自己独到的表现方式体现个性的表现,并给予其只有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并采用编故事的形式,使学生对制作的对象要有变化性,连接性有所认识,发散思维随机灵动的把所制作的成品进行总结性描述。使物体变活,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秀作品,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