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战争与和平》参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3 08:17:25

教学目标
  了解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以及艺术家选择特定场景和细节来表现战争的意图;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态度。

  教学内容
  通过对若干件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够从不同层面上看待战争(历史中的战争,观念中的战争,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影响),并了解战争与美术的关系。追问静态的美术如何呈现复杂而动态的战争,从而对美术的特性与表现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以及自己设计创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与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或影视图像。
  学生:教材,关于战争、和平的影视资料与文学著作。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哪些关于战争的影视或文学作品?它们是怎样表现战争的?
  引入本课主题。

  二、作品欣赏和重点讲解
  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并提出问题。
  1.长城。作为一件浩大的人工产品,它是怎样产生的?战争会遗留给人们什么?
  2.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刻直接再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内涵?它们的敌人是谁?完成第74页的“思考与交流”。
  3.《布雷达的投降》。胜利者与失败者是谁?怎么从画面上把他们区分开来?国王委托委拉斯贵支完成这件作品的动机是什么?
  4.《免胄图》。这件传为李公麟的作品描绘的是历史中的哪一个事件?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来表现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场面来描绘?
  5.比较这两件同样以“投降”为主题的作品,看作者分别突出了哪些细节和场景。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采桑攻战宴乐铜壶》;
  第二组:《原子弹灾害图·水》;
  第三组:《内战的预言》;
  第四组:《地道战》。
  对比分析:它们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战争?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形成意见,相互交流。

  四、集体讨论
  美术作品中的战争与影视、文学中的战争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描绘战争场面的美术作品往往需要花费艺术家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再现这一战争场景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呢?
  战争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变化。身在和平中的艺术家对战争的描绘与身处战争之中的艺术家对战争的表现常常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哪里?
  如果由你来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如《布拉格的投降》,你会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这个问题可以分组讨论,以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向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创作与实践
  欣赏教材第76页以“和平”为主题的两件作品,并适当比较二者的不同。以“和平”为主题进行创作,画出草图并附加设计思路即可。分组讨论,每组推选出一件最优秀作品,然后集体讨论,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点评,最好以鼓励为主。
  
  活动建议
  完成“活动建议”。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