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人教版)说明文单元知识点
一、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故宫博物院》,生动性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二、说明对象:
1.看题目,如《中国石拱》《芦沟桥的狮子》;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三、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即特点):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四、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一)、常见的十种说明方法:下作引画分,打作列举摹。(十字决不作解释)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在文中作用:
1、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给……下定义,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使说明更严密。
2、作诠释:对……进行解释说明,让读者更清楚。
3、引资料: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谚语、俗话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有权威性。
4、画(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5、分类别:通过逐项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文章富有条理。
6、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这样更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作比较:将……与……对比,突出强调了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8、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更精确、科学、具有说服力。
此处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时间词和列数字的区别。如: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我在家作作业时,外面来了5个穿红色上衣的女孩,她们每人手里都提有2袋零食。
句中的“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是时间词,不是列数字,而“5”“2”则是列数字了。
9、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服,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更具有代表性。
10、摹状貌:具体、生动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 2、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判断的方法,在文中找不出时间、空间的标致语,则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就为逻辑顺序。
六、文章结构:1、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同叙事类作品)2、递进式
七、语言的准确性:
1、平实型 :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如:几乎,大约(概),差不多,左右等。
答题格式:
(1)、如果问“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句子意思就变成……,与事实(原句意思)不符,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如果问“这个词的作用”?
答:“…”这个词表示……意思,说明这句表示……(结合句意)的意思,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如果问“能否用‘…’词代替?”
答:不能,句中“…” 表示……意思,而“…”词表示……意思,所以不能替换。
2、生动型 :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答:使用打比方(摹状貌)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八、概括信息:要做到:1、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要的言语信息;2、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括其要点;3、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方法:找中心句或首括句。
九、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我每天写50个小字,照这样计算,30天我能写多少个小字?题干中的“照这样计算”指的就是前面的“我每天写50个小字”,他暗示了“这样”是指代前面的内容。
十、文段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十一、找中心句
十二、说明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答题方法:深化了……的主题或突出了……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