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短文两篇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8 06:47:38

第一课时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