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与探究·教学设计(含练习)
综合学习与探究
预习提示:
1、全班同学按自己兴趣,分为“鲁迅小说研究”、“莫泊桑小说研究”、“老舍小说研究”、“叶圣陶小说研究”四个研究方向,若干小组。
2、读研究对象的相关小说,并学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3、学习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包括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及暗示小说主旨的语段),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整篇小说的作用;
4、通过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作品,展开想像,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学习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包括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及暗示小说主旨的语段),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整篇小说的作用;
2、通过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作品,展开想像,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
3、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主题资料,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包括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及暗示小说主旨的语段),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整篇小说的作用;
2、通过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作品,展开想像,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
3、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主题资料,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想:
1、全班同学按自己兴趣,分为“鲁迅小说研究”、“莫泊桑小说研究”、“老舍小说研究”、“叶圣陶小说研究”四个研究方向,若干小组。
2、读研究对象的相关小说,并学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次探究学习的目标、任务以及方法。)
1、学习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包括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及暗示小说主旨的语段),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整篇小说的作用;
2、通过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作品,展开想像,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
3、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主题资料,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指导选题
选题不宜过大,可以指导学生立足本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的目标适当延伸,从小处入手,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做参考。如:我为**小说选题记、我与小说**的心灵碰撞、一个词的多种心态,等等。
三、确定选题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组员4-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由组长主持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各组员的分工,把选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小问题必须围绕学习与探究的目标,或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以题记形式呈现;或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以感想形式呈现等等。
(各小组成员分担任务,利用一段时间,完成自己学习与探究任务,并能打印以供交流。其间由组长主持,召开1-2次的讨论会,讨论研究时碰到的问题,并把每次讨论结果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做好合理引导。)
第二课时
一、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各人所选的题记,包括选题记的理由,或交流与作品的情感碰撞,等等。经过讨论修改,并将组内成员的成果整合,综合成完整的小组集体创作,装订成册。并在该册扉页上写上经典寄语(要求能给人联想,暗示该册主旨)。
二、组间品评
各组交流、品评研究成果。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评出优秀成果奖,感悟深刻奖,最佳创意奖,并选择有代表的成果全班点评。
第三课时
一、全面评价
教师对每个活动积极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活动态度、方式、过程、成果等多方面总结。
二、全面探究
《故乡》主要通过故乡前后变化的对比塑造了憨厚而渐趋麻木的闰土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主要运用跌宕曲折的情节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冷酷自私的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与命运抗争的祥子形象;《多收了三五斗》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了悲惨的旧毡帽形象。这些形象在新时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也在生活中演绎着或悲或喜的故事。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合理的想像,适当运用以上提到的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两种方法,自创一篇小小说,塑造出新时期的人物形象吗?要求小说题目的上方写一句暗示主旨的话,小说后面写上“选句理由”、“小说自评”、“小组简评”。
布置作业
1、从本单元四篇小说中为每篇选择你最喜欢、能给人联想并暗示主旨的句子或语段,作为每篇的题记,并分析选择的理由。
2、请任选本单元四位文学大师中的一位,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对他作品的理解、感悟。
教后反思:
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20分)
一千张糖纸 [铁凝]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更不得安宁了。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噢,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年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⑦这时,我突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的突然加重了。⑧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⑨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⑩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摘自《CCTV文化论坛》)
1、请围绕“糖纸”这一线索,补充完整相关情节。(6分)
⑴表姑让我们攒糖纸→⑵_______ _→⑶_________ →⑷抛洒糖纸发汇悲愤
2、请从①②③段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和世香天真活泼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请简要回答。(4分)
4、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6分)
⑴点评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
⑵点评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