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致蒋经国先生信》课文分析与练习
1.《人民日报》 廖承志
2.zhǐ wù bèi miù yú zhuì chóu móu
3.(1)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2)指形势错综复杂。
(3)原指趁着天还没有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作好准备。
(4)整装上路。
4.(1)居处于东南角狭隘之地,总不是长久之计。
(2)如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难以推卸罪责。
5.(1)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2)这话说得对啊。(3)何。 (4)还。
6.蒋介石。
7.蒋经国促使祖国统一为忠,其父蒋介石的骨灰与先祖一起葬在故土为孝,这两方面密不可分。
8.(1)敬爱,形容词用作动词。 (2)爱护,形容词用作动词。(3)相告,告诉。 (4)经得起,受得住。 (5)同“傍”,靠在。 (6)想象,揣摩。 (7)与其……不如,表让步关系。
9.C 10.D
11.这篇文章写得理真情深,既饱含着诚挚的夫妻之情,又讲诉了深刻的革命道理。全文大致分三层。第一层:篇首至“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说明自己写信时的悲痛心情以及写信的原因。第二层:“吾至爱汝”至“清净过日而已”,围绕“吾至爱汝”说明“忍舍汝而死”的原因。第三层:“吾今与汝无言矣”至篇末,企盼灵魂与妻相伴,反复倾诉对妻子的“至爱”。虽是“无言”,实则有千言万语,这是作者“忍而舍汝”痛苦到极点的表现。
12.全书婉转千余字,读之断肠,催人泪下。作者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并由爱自己的妻子对天下有情人给予美好的祝福。但是,当时的中国现状不允许人们享受这种爱情。国难当前,民不聊生,作者没有沉湎于小家庭的安乐,而是为了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由一己之幸福到为天下人谋幸福,这是作者的志向,也是他“忍舍汝而死”的原因。既倾诉了对妻子真挚的爱,更表现了他忧国忧民,为了中国的前途勇于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
13.(1)幼年时的亲密无间,还有你我当年在莫斯科促膝谈心的情景,这一幕幕的往事都还历历在目。
(2)你我两家是世交,所以于公于私,我都理当向你提出意见,希望你能够明察。
(3)形势虽然非常错综复杂,但是从全局来看,国共两党合作就一定会有利于国家,两党陷入纷争就一定会使民族的元气受到损害。
(4)有识之士,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到国民党将来的兴亡存败,希望老弟你能够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