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16 17:16:25
1.能说出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对戏剧文学的巨大贡献、他的一些重要作品。
2.能说出戏剧冲突逐层展开的过程并做简要赏析。
3.学会根据舞台提示和人物台词,分析并归纳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了解本戏剧的矛盾冲突。
    2.难点: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风格,品味本文语言的诙谐生动、高度个性化。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学生较为感兴趣,可读性强,情节易于把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反复加以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会学生长文短读。本节选很能体现莎剧的语言特色,因此,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欣赏本剧录像,之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组织分角色朗读,模仿角色的语气、神态等。在此基础上,品位莎剧的语言,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两教时
课前学习:
1.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2.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概括及其主要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戏中事。熟悉剧情,了解戏剧冲突及人物,概括戏剧的主要情节。
导入课文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戏剧文学,今天,再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来领略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欣赏话剧艺术的独特之美。现在,让我们跟随莎翁一道走进威尼斯,去认识一位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安东尼奥和一位犹太族的高利贷者——夏洛克。 
一、走近作者 ,了解戏剧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老师适当点拨)
1.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2.老师简介故事梗概
二、欣赏戏剧,了解剧情
    老师播放该剧录象,(可剪辑同课文有关内容),学生认真观看,要求学生弄清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
三、阅读课文,熟悉剧本
1.说出本场戏中所出现的人物,并理清他们的相互关系。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场戏的矛盾冲突。
(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3.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剧情,请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 和结局。
主要情节: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剧情的主要内容。
    (鲍西娅利用她的聪明和机智,帮助安东尼奥打赢了“割一磅肉”的官司。)
主要人物: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
5.阅读课文,说说鲍西娅在法庭上是如何一步步制服夏洛克的?并体会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样的效果。(见书后探究•练习一)
(明确:鲍西娅是欲擒故纵,先退后进。    情节是大起大落,引人入胜,充满喜剧色彩。)
四、布置作业
1.自由组合,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分角色朗读。
2.课外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思 
《威尼斯商人》第二课时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教学内容
读懂戏中人,精读课文,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并能说出本剧情节安排上的一些特点 。
导入课文
歌德曾说:“莎士比亚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如饥似渴地用刚从说话人口上热腾腾地摘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他本人也大胆创造新的方式”。看来, 莎士比亚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大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师的世界,领略一下大师的语言魅力吧。
一、精读品析
(一)分角色朗读鲍西娅上场前的一段戏的台词。
1.讨论剧中人物的语音语调。
明确:公爵:想支持主义,但夏洛克的要求合法,他也爱莫能助,因此公爵的语气应是和气的劝说以及劝说失败而无奈的语气。
安东尼奥:为助好又,破例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块,非常重友情,毫不畏惧,坚定的语气。
夏洛克:先对公爵的所作所为反唇相讥,再从法律角度论证自己要求的合理性。语言咄咄逼人,非常偏执,残忍凶恶。语气是充满狡猾,盛气凌人。语调是高昂中有着抑扬顿挫的变化。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文中的相关段落,在朗读中品味人物语言的特点,并充分体会人物性格。(读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评价)
明确:(1)语言的诙谐生动、高度个性化。  如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诙谐幽默。
    (2) 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是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 如安东尼奥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涛、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
    (3)夏洛克狡猾、粗俗、咄咄逼人而又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如教材探究•练习三四中的一二句台词。
(二)默读鲍西娅上场后的后半场戏
1.运用批注法,挑选出最感兴趣的两处人物台词,加以鉴赏、点评。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紧扣词语点评。 
3.教师总结: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
    (三)归纳剧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准确把握该场戏的主题,
夏洛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贪婪、固执、残酷,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憎恨,又多少带有一些同情。
鲍西娅: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果敢、沉着、博学、聪慧。
安东尼奥:慷慨仁义,忠于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戏剧主题:这场戏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义、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