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4-09 23:14:16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语文教案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