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孔孟两章之季氏将伐颛臾》教案5(粤教版必修4)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03 09:55:41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内容、指导背诵、分析人物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摘自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的宣言。”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宣言,这句话是一个外国人说的,一个外国人如此崇拜中国的孔夫子到底为什么?孔子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所有问题的答案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请大家借助这篇课文进一步理解孔子的“仁”。

二、孔子和《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

三、熟读课文(25分钟)

提示:文言文的朗读有三条标准,即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感情。

1、自由读,注意字音和停顿,有不清楚的地方用红笔标出。

颛臾zhuān  yú    社稷  jì   彼相 xiàng     虎兕 sì    椟 dú    分崩离析bēng

2、示范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错误,在读完后提出来。

3、齐读,再次注意字音和停顿,力求杜绝不和谐的现象。

四、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季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想一想孔子在听了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这个消息之后会有什么反映?

五、文本初探

(一)、疏通第一节(10分钟)

1、理解字词(2分钟)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见于孔子   参见、拜见   有事  使用武力,有军事行动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同“欤”     以为东蒙主  以之为      是社稷之臣也  这

见于孔子  引出对象              有事于颛臾  引出对象

2、掌握句式(3分钟)

①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是”提宾标志

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是社稷之臣也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