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7(粤教版高中必修四)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2、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
3、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互动过程:
一、进入课文
A、导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谁写的诗?。
B、了解鲁迅
(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他在《拿来主义》中横眉的风采。(板书)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尖锐泼辣。
二、文章研读:
1、整体感知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样拿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并同桌交流。
明确: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以……”,那么拿来的原因是在什么,即为什么要拿来?
b、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因果论证)
那么我们怎么拿呢?
c、占有、挑选,有辨别能力。
2、具体研读
①现在我们就具体了解针对不同的事物应持什么态度,朗读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朗读)
喻体事物 |
态 度 |
本体事物 |
态 度 |
鱼 翅 |
吃 掉 |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
吸收(使用) |
鸦 片 |
送药房供治病 |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
趋利避害(使用) |
烟枪和烟灯 |
留一点,毁大部 |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
姨太太 |
散 去 |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 |
剔除(毁灭) |
本处用来比喻论证,使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变的浅显易懂。使我们明白了如何挑选。
拿来主义究竟怎么拿,根据上面表格,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使用、存放、毁灭。
②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是新人,是具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新人。那相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旧人),他对待得到的东西(大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朗读第8节,完成下面表格:
三种类型 |
想 法 |
行 动 |
实 质 |
共同点 |
孱 头 |
怕给污染 |
徘徊不敢走进 |
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
不 加 挑 |
混 蛋 |
保存清白 |
放火烧光 |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
|
废 物 |
羡 慕 |
欣欣然蹩进 |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 |
通过新旧人对所得到东西的不同态度对比,我们更清楚面对生活中一些事物,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3、集体朗读第10节。
三、小结:通过对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对外来文化、古典文化、新新文化要加以区别,加以选择,保留其精华,变成自己的。
四、练习
1、课后自由阅读文章,体悟文章中幽默讽刺、尖锐泼辣的语言风格。下节课我们将分析它的语言。
2、完成《学习与评价》P69上的练习。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