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优秀教案(人教版必修5)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熟悉各个情节部分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2.找出所有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
推进新课
根据情节发展探究人物性格
1.请学生复述情节,注意要复述得生动。
2.从课文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请学生找出各个部分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明确:
开端——“因恶了高太尉”,自认是“罪囚”。
发展——“那泼贱贼……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后来他又去买了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几街地去寻,“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低谷——让林冲接管草料场,“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到了草料场,“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途径山神庙,还祈求“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高潮和结局——“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3.谁能用比较简练的句子,概括一下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变化?
明确: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奋起反抗,逼上梁山。
图示:
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而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曲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本课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
合作探究
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他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1)请指出三处描写“风雪”的语段。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2.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等。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明确:第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第二,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