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诵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孩子们的活泼与纯真。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好吗?
2.出示《池上》,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3.你读过哪些白居易的诗?
复习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
4.出示画面,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5.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自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同桌互读。
4.集体读。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谁?
2.你从这首诗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可爱、天真、自由、调皮、无忧无虑)
3.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音乐渲染。读这首诗,你想读出什么?播放背景音乐,指名读。
2.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了,师范读。
3.配乐自由朗读。
4.表演读。
5.赛读。
6.师生合作读。
六、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池上》,谁来背给大家听听?
指名背,齐背。
过渡:《池上》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节奏。
2.指名读,正音。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