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25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合肥市蜀山小学 孙明银
一、引读课题,走入离别之境
1.导语: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古诗是抒发离别之情的,你知道有关送别的古诗吗?
(生背《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等)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齐读课题)相见时难别也难(再读题)
3.课文讲的是谁送谁?(板书 李白 孟浩然)
4.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一个词最能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依依不舍)就是说他们?谁能把它读出来(读题)
5.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李白在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段,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藏)
2、从哪看出他们是在藏情?他们在干什么?
3、指导朗读(谁能把诗人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读出来)
4、过渡: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他们说话了,说些什么呢?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自学提示:
(1)用“——”画出李白说的话,用“~~~~~~”画出孟浩然说的话
(2)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1) 李白说了什么话?(指名读,在齐读、默读)你体会到什么?
(敬仰 尊敬 不忍离去 难舍)
相机学习:1第一句:理解“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
a 孟浩然的诗 b出示诗句 c简介孟浩然
2第二句、读出尊重
3再读1、2两句
4第三句话(难舍、不忍分别)这是酒吗?再读
(2) 再引读李白的话和孟浩然的对话(学生站立)
导读 1 :是呀!李白,我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情谊,即便在天边也觉得就像是近邻一样,你不要为离别而难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多么真诚的安慰啊!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再齐读“孟浩然接过酒杯……”
导读2 :带者李白崇高的敬仰和留恋之情 举起酒杯将千言万语融进这杯酒中吧!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再齐读:“孟……”
导读 3 :师引读:“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生接着读:“王勃说得好,……”
导读 4 :分组朗读对话 。
四、学习第四段
过渡: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百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
1、出示句子:李白依然……凝视……流向天边……
2、如果你是李白,你有哪些话要对孟夫子说?请在图中李白身旁写下来
3、过渡:百帆远去,江水东流,此情此景李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李白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学习古诗
1、出示古诗 2、指导朗读 3、同桌说诗意 4、交流“之” “孤” “唯”字义、诗意 5、再来读诗 6、 引读背诵 1当你有机会去黄鹤楼时,你会想起一个人是?2你会想起一首诗是?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
六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古诗中含有丰富的情感。请搜集一两首有关送别或思乡之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