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诵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多重诵读,初步感悟“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搜集几首如梦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余秋雨曾经说过,古建筑是欧洲文明史的见证。古诗文则是中华文化留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永久的丰碑。这学期我们同学已经诵读了许多古诗词,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情况以及词和词牌名。
二、自学质疑,理解词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1.自由朗读《如梦令》,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词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认真读课文,这首词有哪些字词你理解不了的,请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互动探究: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级交流。
6.教师点拨。
出示幻灯片:
常记:时常回忆起。 溪亭: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争渡,争渡:“争”,怎的意思;争渡即怎渡。
沉醉:形容醉得很厉害。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兴致。很尽兴。
7.互动探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词的意思,然后将词意写下来。
8.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多重诵读,感悟意境
教师示范 擂台竞赛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如梦令》。
2.今天,我们再次走近如梦令。
二、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琅琅书声 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1.读正确,读流利。
2.读出停顿和节奏。
3.听名家朗读。
4.齐读。
(二)想象画面 品味词句——体味词之意境
1.想象画面
(1)画面1:溪亭日暮 画面2:藕花深处 画面3:一滩鸥鹭
(2)学生美读词句。
(3)齐读整首词。
(4)配乐朗读。
2.品语言——醉、兴
(1)读读这首词,把这首词读“瘦 ”。
(2)读后交流。
(三)熟读成诵 过目不忘 ——我乐背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集体背。
三、对照比读,腹满诗书——拓展读
(一)出示3首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吴 潜)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吴 潜)
1.读通顺。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首词
2.朗读比较,初步了解“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3.了解《如梦令》词牌的来源。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4.齐读三首如梦令。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