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18 16:08:41

在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使知识得到升华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分析: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考虑到既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又要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于是我将课设计了四大环节:回忆内容、识记好词、品味精段、学习方法。在回忆内容这个环节我抓住了两大主线,一个是毛泽东的诗词,以此为线索展开复习除了背诵课本上的诗词以外,还让同学们背诵了课外积累的毛泽东诗词。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个是以延安为线索,找出本单元和延安有关的内容,让知识在学生的都脑中再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识记好词这一部分,我让学生找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然后再从中任选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在品味精段时我们重点分析了四课的第二段,在这部分,我结合内容让学生引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学习名言或读书名言写一段话说一说学习或读书的重要性。最后学习方法这一环节,我和同学们一起读前后照应的句子,再一次了解了前后照应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
目的:1.加强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第一单元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和复习
1回忆内容(板书)
师: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愿意背诵地站起来背诵(生背诵)
师: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谁的咏梅词以后写的?(生答)谁自告奋勇背一背?
师:这两首词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梅花,抒发了不同的情怀,你还知道那些赞颂梅花的诗?(生可以想到《梅花》《墨梅》等)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想一想课外我们收集的毛泽东诗词会背的自愿背诵。(生自愿背诵喜欢的毛泽东诗词)
师:毛泽东的诗词慷慨激昂,发人深省。他的演讲稿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是……
(生答《为人民服务》)
师:真棒!又让大家猜对了。这篇演讲稿是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写的,故事发生在陕北的安塞县革命的摇篮延安,本单元还有许多和延安有关的文章,请同学们动手找一找。你可以从阅读提示,文章题目,积累运用中去找。
(生小组合作找,再汇报交流)
2.识记好词
师:同学们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识记好词。(板书:识记好词)
生在书中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好词师归纳在投影片上,最后出示。
师:你能人选一个词说一句话吗?
(生各抒己见)
师:你能选几个词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生思考后作答)
3.品味精段
师:好的词语组成优美的句子,好的句子连缀在一起就成了值得品味的精段了。(板书:品味精段)
师:《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的重点文章,其中的段落很值得品味,请找出来读一读。(生找并综合生的意见分析二、三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引用了谁说的话?一起背诵出来好吗?(生背诵)谁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指名回答)
师:本段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说名人死的意义有不同,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下面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用你积累的学习名言或读书名言说一说读书的重要性。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自己动手写再在全班内交流)
师:第三自然段也很有特点,用到了许多的关联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能否用这些关联词语说几句话或一段话。
(生思考后再回答)
4.学习方法
师:每学习一篇文章,我们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学习写作方法。(板书:学习方法)《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请同学们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再读一读。(出示前后照应的句子生齐读)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师:这些前后照应的句子,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我们写文章也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三.总结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我想大家一定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其实每一个知识点就像一片花瓣,我们积累的知识越多鲜花就会越迷人。愿鲜花的芳香永远追随着我们,同学们加油吧!
(师边说边画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回忆内容

   学习方法                        识记好词
 

                     品味精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