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3 15:22:4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矛、盾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左抵右挡、“固然”、集合“大显神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15节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同学们读过《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楚国商人夸耀我的矛是最锋利的,我的盾是最坚固的。(出示图)当有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商人就哑口无言了。矛和盾真是各有各的长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和矛与盾有关。(出示并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2、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们知道哪些是“矛”?哪些是“盾”吗?(出示并板书:矛  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变红)(还可以看着图画记)

(点是开关,矛头灵活可变,撇是矛头下的流苏,美观辟邪)
(一人手举盾牌,后面露出一双大眼睛)

3、你知道“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书:进攻、自卫
过渡:矛和盾是两种对立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会有怎样的结果?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01页,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给课文标上小节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分组出示,先指生读、再齐读两遍)
出示第一组:手持   招架   紧张  履带  善于    自卫  进攻  戳不到

出示第二组:乱成一团 合二为一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3课文有几小节?(6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吗?    出示:自卫  进攻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把(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自己先试着说一说。再指生说。

三、学习第二节
过渡:坦克一出现在战场上,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是怎样想到将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1、自己读读第二节,思考:发明家和朋友比赛时,怎么会想到发明坦克呢?你是从哪句话或哪个词发现的?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2、师:发明家从难以招架想到了盾太小。(板书:难以招架   盾太小)

想象一下,发明家当时是怎样的难以招架?(往左躲,往右闪,蹲下去,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3、创设情境表演:我这里就有一根锋利的矛,拿出你的盾来,你可以用手掌或书本作盾。比赛开始了,我可要刺过来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上刺——;下刺——;左刺——,刺——;刺——;刺——,下刺——……
此时此刻,什么感觉?(难以招架)

 4、师:我的矛左一枪,右一枪地刺过来,你挡了这一枪,来不及抵挡那一枪,这就叫做难以招架。当矛刺过来,你用盾上下左右地抵挡,这叫做左抵右挡。
5、我们再想象一下,发明家和朋友比赛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激烈、紧张)

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
6、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想到——指生说(出示句子)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用一个词来说。(了不起、伟大)
7、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指读,齐读。

四、学习三、四两节
过渡:发明家有了铁屋子就万事大吉、能获胜了吗?

1、默读三、四两节,想想铁屋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发明家又是怎样把它改进和完善的?
2、出示:铁屋子固然(       ),却(                      )。(出示并板书:安全   不能进攻)怎么让铁屋子能进攻呢?(板书:  枪口或炮口)

再出示: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矛”——枪口或炮口固然(          ),却(          )。(出示答案并板书:  不会跑)
发明家又是怎样改进和完善铁屋子,让它会跑呢?(板书:装上轮子  安上履带)

师:就这样,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出示坦克图(板书:坦克)
五、学习第五节

过渡:发明家把铁屋子不断地改进、完善,发明的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
1、自由读第五节,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齐读)
2、出示:这里的“二”指什么?“一”指什么?

3、这样的结合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你再读读第五节,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大显神威”?可以划一划句子、圈一圈词语。(交流出示句子)
理解:庞然大物(坦克体积大,分量重)吓得哇哇大叫(害怕坦克)

乱成一团(不知如何应对,就像无头苍蝇)
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退得速度快,退得远远的,不打自退)

4、(出示变红字体)谁能读出这种神威,读出坦克的威猛气势。指读,齐读。
六、升华理解,总结课文

同学们,发明家经过反复思考,不断地改进、完善,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集合起来,最后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指导写字 

过渡: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真是威力无比!我们一起来写写“矛和盾”。
1、出示:矛和盾以及图片

2、指生说说怎么把“矛”、“盾”写美观?(字形略长)
矛: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

盾:撇连十目,万箭来能挡住。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八、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
2、搜集发明家发明的故事。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要对发明家或者对自己说的吗?请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
                                                               安全                                            盾的自卫

难以招架——盾太小——铁屋子                                                                            集合—  坦克
                                                             不能进攻   枪口或炮口               矛的进攻

                                                             不能跑     装上轮子  安上履带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