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班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但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佳,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本次期中考试,我班应考50人,实考49人,1人病假,平均分83分,及格45人,及格率92%,优秀26人,优秀率53%。面对一张张试卷,看到一个个分数,我心中有喜也有忧。可喜的是几名待进步生进步了,学生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转化学困生上,我做到了六多,即:多接近、多提问、多示范、多面批、多辅导、多评价。待进步生的转化工作初见成效,学习成绩都在稳步上升。可忧的是平均分还不够高,主要体现在中上程度的学生分数不理想,通过仔细查阅他们的试卷,我发现这部分学生有的态度松懈,没有认真审题,有答非所问的现象,还有的不够细心,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此次期中考试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二、注重积累
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名人名言、格言、古诗词、课文内容等有涉及。
我班学生成绩差异较大,水平良莠不齐,针对以上分析,后半学期,我将采取以下措施,争取使学生的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一、注意积累,夯实基础。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和帮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现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这些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二、关注思维,培养能力。精心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评价机制要鲜而活,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种拼搏精神,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四、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的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我会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选取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再次要在平时多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在这有喜有忧的日子里,我将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对学生的要求更严,反思整改,调整完善,使学生取得更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