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导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7-31 10:47:3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重难点:

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

三、导学试题: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想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是因为什么?后来他没有这么做,又是因为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四、学法指导:

1、由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引入,激情释题

2、生简要汇报预习收获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把难读的生字、难理解的词句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检查汇报。

4、快速默读自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

5、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互帮互学,互查互教,互听互说,取长补短。

6、拓展:引导学生说说对毛泽东还有哪些了解?7、推荐有关毛泽东的书目、影视和网址。

教学片段:

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细读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并说说原因。

1)生自读自悟,批注勾画。

2)多向交流。(同桌、小组内、与老师……)

3)指名或生自愿说一说,师相机点拨。

2、引导生设身处地地自由品读深受感动或喜欢的部分,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小结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从中感受到什么。最后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毛主席的情感理解比较深,读得也不错。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作为一位伟人的毛泽东,还体验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对毛泽东了解得更多了。

六、检测: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                      

2、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想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是因为(                )。后来他没有这么做,又是因为(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七、板书: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写)        (指)

         父亲

(中国领袖)毛泽东            毛岸英(“志司”参谋)

                     儿子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