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人教语文五上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中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同样也富有深刻的哲理。课文通过“父亲带我看蛛网般的街道”“克服困难,走出一条时装新路”和“成功举办不成衣时装展”三件小事,揭示“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历经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有多了一条”。
在教学时,我先从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问题设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组讨论,在文中寻找答案。在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激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稍做点拨后,学生们基本上能理清文章的叙事思路,对文章内涵有了大致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按文章的叙事线索来品读课文。在阅读作者“小时候与父亲在罗马的一座教堂塔顶上看底下的道路”这件事时,先让学生想象“登高望远”的情景与感受,再联系课文中父亲的教导谈认识,再结合生活中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一些现象发表看法。这样,学生对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课文中写作者长大后的两件遭遇挫折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通过事实进一步证实“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道理。当作者另劈蹊径取得订货商的信赖时,却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加工时装的任务。她突然发现“那幸福的云消失了”,这时作者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出她具有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终她渴望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得以实现。后来,因为另一家时装店老板的挑拨,作者又遭遇了工人集体跳槽的沉重打击,由于她积极面对困境,最后终于举办标新立异的不是成衣的时装布样展。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作者现在的这种豁达乐观心态与父亲在她小时侯对她的教育熏陶有没有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品味,感悟出:人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就可以不断战胜困难。
为了加深并且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让学生想象:如果,你长大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如何面对失败?如果你长大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你的好朋友却遭遇了失败,你会如何安慰他?通过对这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对“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道理有了直观的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老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体会,可是,我在对他们不完善的答案进行补充过程中还是过于考虑了自身的感受,深怕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老师一味的补充太多了,以至于后来学生所说的感受和我的基本上是一样的。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比较深刻,但在这节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还不是很明确。以待我在课堂教学中要引以注意,改变课堂角色,敢于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