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灰椋鸟(五年级下册) 指导学生自学案例
教学内容 |
26灰椋鸟(五年级下册) |
上课 日期 |
2013.3.15 |
||
教学目标 |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有了茂密的树林,才有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和闹林时的热烈的场面,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赞美。 |
||||
重点难点 |
重点: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闹林的热烈的句子。 难点: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对林场工人辛勤工作的赞美。 |
||||
教学准备 |
师备: PPT课件 生备:爱鸟的宣传语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设 计 意 图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
一. 引入课题: 引入课题 |
|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 2.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观赏”:观看,欣赏。 4.灰椋鸟长得好看吗?打开课本,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5.指名读句(谁来改成陈述句) 6.灰椋鸟的外形并不赏心悦目,而吸引作者忍不住一定要亲自去林场看一看的是——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理解“壮观”:雄伟的景象。 说明什么? |
读题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去林场观赏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改成陈述句 |
||
二、 精读课文 |
学生只有“走进林子”,才能在感受灰椋鸟的生机与活力时想到为鸟儿创造生活家园的林场工人,才能感悟后文作者“情不自禁地欢呼”的言外之意,才能准确把握“鸟→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景象究竟有多么壮观。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出最能感受到鸟多的词语和句子。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和归林后的喧闹以及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学习“灰椋鸟归林后的语句时”,我播放一段鸟鸣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渲染了教学气氛,增强了朗读效果。 我声情并茂的叙述,画面的生动感人,音乐的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大学生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的悲壮场面。待到学生动情时再让学生谈感受并深情地朗读,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文本情“三情共振”的效果,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
(一)感受林场“树之密” 1.究竟是一片怎样的林子,吸引了那么多的灰椋鸟在这里生活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林场走一走、看一看。 2. 播放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个林场的? 请学生汇报句子,谈谈感受: 林场里种植了哪些树木? (1) 句1:棕红色的水杉------软绵绵的。 走在这样的林间,你的感觉如何? 齐读句子 (2) 句2:路两边-------鲜明的对比。 举目望去,给你感触最多的是什么? 密林引来鸟翩跹,人造林,林养鸟,有了茂密的树林,才会有灰椋鸟归林那壮观的场面。 (二)感受归林“鸟之欢” 1、瞧,天边有许多黑点在向这儿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这景象究竟有多么壮观。 2.交流汇报: “大部队”、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数量多)、数百米长(数量多)、巨大(数量多、规模浩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 (1) 理解:点出“大部队”,大部队指的就是灰椋鸟。 (2)你觉得灰椋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3)什么是“排空而至”? 4.这归林的场面可真是壮观啊!谁来读?鸟儿们陆续“投入”刺槐林中,换成 “飞入”好不好? 5.回家的感觉真好,听,鸟儿们在谈论些什么呢?(播放鸟鸣声) 鸟儿们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听懂了它们的鸟语吗? (三)感受闹林“鸟之乐” 1、归林后的灰椋鸟是那么兴奋和欢乐,它们在林中欢闹,不愿过早地安眠。 2、交流: 看到了:你喜欢这上下纷飞的灰椋鸟吗?看来,你也被灰椋鸟的兴奋、欢乐所感染了。 你觉得这些上蹦下跳的灰椋鸟还像什么 什么是“百鸟争鸣”?众多的鸟儿在比谁的叫声最清脆?谁的叫声最悦耳?谁的叫声最婉转?谁的叫声最欢快?谁的叫声最热烈?…… 此情此景,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你知道鸟儿们为什么而联欢?又在庆祝什么呢? 这哪里是树林,分明是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哪里是竹林和刺槐林,分明是灰椋鸟的乐园,让我们走进灰椋鸟,一起来感受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吧。 (四)感受款款“爱鸟情” 1.在回来的路上,作者想到— 2.其实,本文的作者就是林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出示作者照片,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 3.只有真正爱鸟的人,才能走进鸟的内心。作者徐秀娟,她心中有爱,她眼里有情,她的笔下,才能写出像灰椋鸟这样的生命的赞歌。 4.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想像本文的作者那样写上一句话,表达出自己的爱鸟之情。 |
(学生回答:我看到了许多高大、繁茂的树木;我看到了翠绿的竹林;我看到了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轻声朗读2、3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把它划出来。 汇报句子,谈谈感受 我觉得林场的环境很幽静。我觉得落叶铺成的地毯很美,很软,走在上面很舒服。 我觉得林场的树木特别多。这里有郁郁葱葱的竹林,有高大的人工刺槐林 这广阔的林场,这高大的树木,都是靠人们植树造林才形成的。 齐读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出最能感受到鸟多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势如破竹、浩浩荡荡、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规模宏大…… 看图理解:许许多多的灰椋鸟布满了天空,简直是铺天盖地而来,遮天蔽日,让人叹为观止。 学生们想象交流。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时,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想象这是怎样的声音? 做做公冶长,翻译一下鸟儿的鸣叫声。 配乐朗读第5自然段。 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的林场工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这鸟的乐园,鸟的天堂。 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学生练笔,交流。 |
||
三、 课堂总结 |
通过课外阅读《鸟的天堂》片段,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感知同样事物的不同写法,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魅力。 |
今天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观赏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感受到了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也写过一篇文章《鸟的天堂》。 |
|
||
四、 作业 布置 |
|
1、课后阅读《鸟的天堂》。 2、仔细观察一种鸟儿,写写它的外形、叫声和飞行。 |
|
||
五、 板书 设计 |
灰椋鸟 植树造林 人 (多) 爱 鸟 (欢) 观赏 归林 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