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第2教时)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3 20:34: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3、从文中受到震憾和启发,产生深刻认识五冕的欲望,并自觉亲近名著《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王冕,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一个初步的印象?

  2、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王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你认为我们怎样就能深刻认识王冕呢?

二、品读感悟

(一)品读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抓住人物的语言,细读、体会。

2、出示母亲的话,指读、体会母亲的内心(难过、痛苦、无奈……)

3、王冕七岁丧父,虽然家境十分贫寒,仅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但母亲还是让王冕去学堂读书。可是三年后的今天,由于年成不好,母子相依为命的日子实在难以维持,母亲无奈让王冕弃学去放牛。王冕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王冕的话,引导细细品读,感受他的懂事、孝敬、好学。

△    王冕在学堂里闷得慌?

△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话?

△    贴补家用?

△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

4、感情朗读对话。

5、小结:我们抓住人物语言,深刻认识了一个懂事、善解人意、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少年王冕。这是认识人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好方法。其实,感受人物形象除了抓住人物语言、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去深刻体会。

(二)品读3、4节

1、自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让自己有深刻感受的语句,试着在旁边写点儿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

(2)每天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

3、王冕是不幸的,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得辍学为生计而做事。可王冕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母亲,又遇到一个好东家。你从哪看出?

△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难过、无奈、愧疚……)

4、导入: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放牛、读书两不误,书,让王冕懂得了许多道理;书,让冕获得了许多快乐;书,让王冕忘却了劳累、寒冷、饥饿。此时,你想起了哪些关于书的名言呢?

5、读书,让王冕成为元代著名的诗人,可是你知道吗?王冕还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呢。他是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三)品读5——6节

1、速读第5、6节,说说是什么原因促使王冕立志学画的?

2、出示雨后美景:

(1)指读。

(2)有人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你的慧眼去欣赏这雨后的景象,你发现了哪些美呢?

△色彩美:红、青、紫、绿、黑、白,色彩斑斓,彼此协调。

△层次美:景物错落有致,天空、山上、山下、湖里。

△动态美:动词的准确运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感情朗读。

3、王冕陶醉于这样的美景,更想让这样的美景成为永恒,他想——,随后转急又想——

4、出示句子:“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冕?想到了哪句名言?

5、对,有志者事竞成。看,王冕起初画得       ,三个月之后,便      ,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           。

6、那这三个月,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请想象一些事例说说<生举例>,通过我们的想象,一个刻苦学画的王冕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可见,阅读时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7、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王冕持之以恒地学画,终于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出示荷花图)。“高手”?学画,不但让他名声大震,而且还改善了他和母亲的生活。为什么?

(四)阅读第7节。

1、其实,王冕不但荷花画得好,后来梅花画得更好。(出示梅花图)。

还记得吗?(齐背)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就是一个墨梅一样的人,清高、孤傲、脱俗,鄙视权贵,淡泊名利,后来成为一代名流。

2、(听读第7自然段),你觉得由于王冕的勤奋和孝顺,他和母亲从此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幸福和美,悠然自得)。

三、总结全文

1、文中说“王冕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读了全文,你认为王冕明白了哪些道理呢?

2、少年如花,给人美的遐想;少年如歌,唱出许多人生的梦想。这节课,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并进行合理想象,深刻认识了一个孝顺懂事、勤奋好学的少年王冕。

3、成年的王冕又有哪些故事呢?建议大家课后读读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一回。

4、简介《儒林外史》: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著。它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对科举制度和礼教做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同时也赞颂了士林中的贤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的王冕就是其中的代表。

四、课后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推荐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