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四)(西师版五年级第九册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18 10:45:15

教学目标
   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
   4.巩固边读边批写的读书方法,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优秀的外貌描写片断、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词语重叠后,所表达的意思加深了。)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4.男女生对比齐读三组句子。小结:是呀,“认真”“恭敬”“痛快”重叠后变为“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痛痛快快”让整句话在表达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叠词,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说说每组词的共同特点和各组的特点。(共性是描写人物的词语。特点:第一组是描写神态;第二组是描写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组是描写人物的情感。)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游戏:我说你对。(老师或同学说词语的前面两个字,其余生说后两字。)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三、互动平台
    教师:刚才我们在语海拾贝中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情感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与郝思、于蓝一起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写。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
   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
   3.把你读到过的课内外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片断介绍给大家。
     小结:“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读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时,我们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去认识人物。
  四、口语交际
    教师: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他告诉我们“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那你爱读书吗?最近你都读过什么样的书?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吧!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导学生明白向别人推荐书应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体会。
   2.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书。思考:我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什么书?怎样推荐才能使大家想读、爱读?

   3.学生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组内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向本组以外的好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参与其中。
   5.民主评选出数名推荐明星,请小明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6.教师出示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我身上所有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高尔基
   7.课后延伸。
    (1)向你的小伙伴或家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2)阅读同学推荐的好书并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
  五、习作百花园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有你崇拜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把你最崇拜的那一位介绍给大家。他(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呢?你崇拜他什么?为什么崇拜他?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2.读题,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习作指导。
    (1)分四人小组互议,交流,说说你准备写哪一个让你崇拜的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
    (2)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3)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点的?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4)启发谈话: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4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最崇拜的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崇拜的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a)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b)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c)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