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1 19:47:15

课    题:

晏  子  使  楚

课  型

新授课

年级

执教

吴清华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及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懂得晏子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习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晏子与楚王的三次斗智。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学习难点:

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及维护齐国尊严的爱国思想品质。

预习准备:

读通课文,认记生字词,针对课文质疑。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预习检测

(3)

1、我会默写:wu  ru(      )  qiu  fan(     )

gan  ju (     )     bi  ren(       )

2、我会理解:大夫  侮辱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3、我能用“安居乐业”说一句话。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

 

导入感知

(6)

一、激趣导入:

 

1、理解文题《晏子使楚》,晏子是(             

)人。“使”的意思是(      )

2、从本文中,你想进一步了解晏子的哪些方面?

 

 

二、整体感知:

 

1、我能读通课文,并做好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的批注、质疑。

 

2、我能与小组同学分角色表演课文中晏子与楚王的对话。

 

3、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讲了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板书课题,抛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自主探究

(6)

我能自主探究并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讲了晏子与楚王之间的哪几次较量?

 

 

2、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3、文中令你气愤的是什么?令你高兴的是什么?

 

 

4、从晏子的语言中你感悟到什么?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

 

5、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展示交流

(20)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总结巩固

(5)

一、总结归纳:

我在学习本文时的方法是?

二、  巩固练习:

1、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  晏子应对楚王的语言妙处是什么?

 

 

3、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指导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

收获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