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养花》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07 08:10:24
13、《养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 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奇花异草等词语意思。  3、完成课后练笔,写一种花草。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

到什么乐趣?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时,十分紧张,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
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了“喜”“笑”?哪些地方写了养花

的“忧”“泪”?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须劳动”“长见识”?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三、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练笔,写一种你喜爱的花草。  教学过程:
一、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二、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修改。

 
 

板书设计
  总起

       我爱花   也爱养花    (直奔主题)
  分述

       种易活的花
       关切花草

       体力劳动
       分享成果

       菊苗遭殃
  总结

      有喜有忧  有泪有笑 有花有果  有香又色
 

 
教学随笔:
1、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

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
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紧抓课文表达的思想内容。

 2、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
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

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3、通过多种朗读的方法,强化学生自读体味。“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

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
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指导理解同时要强调自己的体会。

4、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层次的内容,以写小标题的形式。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