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授课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10:25:39

我在教《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时,针对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个概念,我认为这个时候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教育,所以我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实际运用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走向。我们的学校教育标准及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同时也脱离学习者的兴趣,忽略学习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必将导致公民政治素质的培养无法得以贯彻落实。有实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在尽可能完善教学设计的同时,努力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回归到生动丰富的沸腾的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现实的政治人,并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地发展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新课标》针对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的体现。因为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使教学密切联系中小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可以使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走进现实、贴近生活才能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落到实处。因此,只有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活教育,才能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生活教育,才能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进而感到亲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相反,教学内容无论是涉及的空间还是时间,距学生越远,其可信度越小。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将当前时代特征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政治能力。针对哪些影响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热点、难点问题:如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垃圾、创建绿色文明社区与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理解、分析、努力克服其负面影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从课程回归的趋势看,必须把“生活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来看,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会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新课程的回归是指向“真实的生活世界”。目前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课堂远离了学生真实生活,在这种课程世界里师生没有了自己的情感和真实生活的体验,单调、枯燥压抑了生活的激情,这种课程使人遗忘了“我”的存在。这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较严重,这就导致了生活教育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背离,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永远不能离开“我”和“我的生活”。这样让从生活中来体验学习,学生就会学得更快,也就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