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诵读课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3 14:59:4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能够诵读《乡愁》,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

2.  学习从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方面品析诗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放歌曲《乡愁四韵》

一、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台湾现场演唱时,这首歌勾起在场观众的思乡之情,许多观众热泪潸然。是呀,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国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

2.简介余光中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 自读,读准字音 

    zhǎi      一湾yì  wān    后来啊ya

2听读

1)划停顿重音:听一听录音,比较一下你刚才的朗读,你读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进一下,并在文中划出停顿和重音。(播放录音《乡愁》

诗朗诵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dzBy3_F2Nw/isRenhe=1 

2)明确感情基调: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朗读与录音,听出这首诗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读吗?(思乡的愁绪,所以比较深沉沉重,比较忧伤。)语速呢?(比较慢。这样才能读出比较抒情的味道。)

3)明确停顿、重音:我们读诗歌不但要把握准情感基调与正确语速,还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节奏美,这就要注意停顿与重音。

4)再次听《乡愁》的朗读录音(或范读),学生体会。

3.练读,教师点评

1)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

2)指名读

3)齐读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一方矮矮的坟墓/ 一湾浅浅的海峡

借助于形象的事物,将无形的东西变得具体了,凸现出诗人内心浓烈的思乡之情。

2.诗歌是最富想象力的艺术,想象力越是丰富的同学,越能享受诗歌的美丽。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四个事物上,应该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什么人在干什么事,这个人又在想到什么。你所想象的这些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应有所联系。(依次想象四幅画面,想象后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教师小结: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余光中,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抒发了波涛汹涌般的内心情感!抒发四个特定情境下的四种乡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少年清愁)──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夫妻离愁)──乘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丧母哀愁)──生死隔绝哀思谁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归国思愁)──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3.齐读全诗

 

 

第二课时

四、诵读《乡愁》

1.齐读《乡愁》

2. 诗歌每段结构都是一样的,非常整齐,匀称。四个小节能否互换呢?

3.教师小结:诗人以时间为序,写出乡愁缠绕了诗人一生;由个人之愁上升到民族之愁,感情层层推进;诗人也写出了他们那一代人共同的心声。最后一小节达到了最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要气流不断,读出那种激昂、那种强烈的期盼。(齐读最后一节。)

4.(齐读整首诗歌,体会结构与情感之美。)

5.背诵这首诗

6.有感情诵读(采用同桌互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配乐读等形式)

7.诵读表演(表情、动作)

五、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1.自读,说说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2.配乐朗读

六、再次欣赏配乐诗朗诵《乡愁》,可全班齐诵。

七、课后推荐阅读

    乡愁是一首老歌,每唱一遍,都让人热泪盈眶;乡愁更是一部厚厚的书,每翻一页,都能读到游子心中的梦!

 席慕容的《乡愁》《出塞曲》

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