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诵读课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3 14:58:36

教学目标 

1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春》,直至熟读成诵,培养诵读的能力。

2. 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有神。 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诵读和一年四季有关的古诗(《早春》、《咏柳》、《秋思》、《冬雪》等)

  2.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春》也很美,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是如何描写春天的。

  3.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范读,认真听,听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第二课时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 自读课文,课文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作者抓住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哪四幅图景呢?

 (春醒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揣摩四幅图的特点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逐段.指导朗读,讨论后范读、指名读、齐读。

如盼春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读出盼望的心情。

如第二小节     读出几句中包含的欣喜之情。

如春雨图的朗读  体现出隐含文中的惬意。

如最后三个小节   三个排比句由小到大,对春天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比喻。因此朗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色彩应是逐渐加重的。前两句的结尾语气需上扬,最后一句再落到实处。

2.小组派代表参与比赛朗读。

3. 配乐朗读

五、课后延伸

1.课后练习诵读,背诵全文。

2.推荐阅读   《春之怀古》  张晓风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