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诵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我国在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后对粮食的需求与渴望是迫切的,作者在1962年冬天看到这场大雪时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联想到了“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读通美文,理解“瑞雪兆丰年”的含义。诵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激情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来看一段视频(大雪纷飞),大家说说你看到什么?在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1962年冬天看到这场大雪时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联想到了“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我们一起去欣赏它吧。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自由读,读通文章;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4.重点指导朗读描写“下雪中、下雪后”情景的二三自然段,感悟其中的美。
第二课时
一、 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下来。.
2.讨论: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3. “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收集有关资料,理解它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 诵读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
2. 合作表演,师生合作,进行诵读表演。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