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随笔
板书长江后,便让孩子来交流大家对长江的了解!说实话,这个环节里,我对孩子们表现真不是太满意!举手的寥寥无几,即使介绍长江了,也只是寥寥数语!很多时候,孩子对预习工作不是太重视!有些孩子连课文都读不好,许多生词的意思也不能通过查字典解决,常常生硬地把课课通上的资料抄在课文边上!
预习工作是孩子自主初识课文的过程,他们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在预习中有明显的显现!现在教学常规的工作检查中,把教学六认真改为教学七认真,其中新增加的检查项就是加强对孩子预习的指导!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对预习指导!
就本班的情况而言,对预习课文意识的淡薄是最重要的问题!换言之,他们是没有把预习课文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从这一点上来讲的话,我在其中就要担主要责任了——我的检查和督促并不到位!如何提高预习效率,更好地为学习课文服务,笔者谈谈浅薄的看法:
教给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认真地去预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预习,在预习的时候需要做点什么事!所以给孩子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恰当的指导或者适当地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到底需要做些什么事呢?其实,他们能做的事有许多,诸如:读熟课文,划出文中优美的词句,把课文中不明白的词语查一查,在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抄写一下词,有条件的还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了解作者和课文的背景,课文讲的什么主要内容,想要表达一个怎么的中心……孩子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其实,这在平时,我的方法都已经告诉他们了!只是也不知道他们在做的时候为什么总不能如我所愿!现在看来,我在教给方法的时候只是贪多而不求质!其实应该把这些预习要求做一些年级段的划分,有些预习要求重点在低年级段养成,有些预习要求适合中高年级培养!对于孩子的预习还应该侧重于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地,需要一个过程!
预习反馈显得很关键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现在首先思考的问题!预习的反馈显得很重要!在这方面,一定要突出督促和检查的效能!要把预习得好的同学树立成榜样,让他们去带动大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一定要把那些不预习的或者预习不认真的同学找出来!进行教育是其次,重要的通过检查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只要是预习不好的,就一定要到预习好了为止,不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之二:用好从中心突破的方法
许多文章都有其点睛之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教学中,从中心去突破往往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记得我在教《黄河的主人》的时候,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紧扣最后一个中心段来展开教学!从中心句入手,围绕中心句设问,在层层深入中不断升华对文章中心的认识,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长江之歌》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有着鲜明的中心句的诗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而这个中心句在课文中出现两次!
孩子们在理解课题的时候,有人把这里的歌理解歌曲,还有同学把这里的歌理解为歌颂和赞美!两种意思都是正确的,正是课题的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在孩子们读熟课文以后,于是我就问了,课文中直接描写对长江赞美的诗句是什么!孩子们通过默读很快就能找到了!然后告诉孩子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句!接着又问作者想赞美的是长江的什么!了解到赞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穷的源泉,另一方面是母亲的情怀!最后让孩子们自读全诗,去找一找,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长江有母亲一般的情怀,哪些诗句能让你感受到它无穷的源泉!每交流一处之后,都回到朗读中心句,于是不断加深孩子对长江的认识和升华对长江的热爱、赞美和依恋之情!
从中心直入的方法有利于突出重点,升华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有这样的课文——有明显的中心句的话,就可以考虑这样的方式!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哪种方法好,就选用哪种方法!这里仅作为参考!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